品牌民宿瞄准人文度假市场 福建首个项目即将投运
创建时间:2017-05-23
字号:【默认大超大】
民宿新玩法 人文唱主角
福建日报报道 在业内颇为活跃的品牌民宿青普,瞄准人文度假市场,即将投运其在福建的首个项目
青普旅游——著名投资人王功权投资的民宿创业项目。去年年底青普对外宣布,继前两轮6600万元融资后,再度完成A轮2亿元融资。
不久前,刚刚完成超过3000万元线上众筹的青普土楼行馆项目,是青普在福建的第一站,并计划于今年国庆投入运营。
青普瞄准的是以高净值人群为消费主力的人文度假市场。他们的玩法是,于自然与人文景观俱佳的山水胜处,建造高端精品民宿,并充分挖掘与开发在地文化资源,以提供文化体验与产品的方式,满足人文度假新需求。
瞄准民宿行业市场痛点
国内与民宿有关的故事,大多绕不开情怀二字。“号召和动员更多人,到山水胜处,以文养心,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在一次网络直播中,王功权如此描述投身民宿业的初衷。
近几年,国内民宿业井喷。但王功权认为,民宿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足以满足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他瞄准的是高净值人群的市场需求。从数据上来看,2016年国内旅游市场突破40亿人次,其中休闲度假成为中高端客群首选,全年市场容量达1500亿美元。2015年年初,王功权带着青普旅游入场,并很快受到各路资本青睐。
“进入民宿业的人形形色色,大多都怀着回归乡野的情怀,但总缺点什么。”张少良是南靖青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口中的“缺点什么”,指的是缺少品质与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相匹配的高端度假产品。在他看来,当前民宿业正面临着体量小、运营欠专业、盈利模式单一、同质化、缺少沉浸式深度体验等困境。休闲度假产品的创新将成为旅游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我们在全国选择人文与自然景观俱佳的山水胜处,建造高端居住空间,并由专业团队运营,在空间内提供在地艺术及文化体验、研发独特的文创商品、设计差异化人文主题之旅、联动各领域名家文化导师。”张少良表示,青普定位于人文度假生活方式提供商,居住仅是其产品体系的基础部分,在地文化体验才是核心。
基于这样的定位,青普完成了有别于普通民宿的用户画像:有度假时间、有文化品位追求、有互动交流意愿、有高价支付能力的“四有人士”。
山水胜处建造文化行馆
为实现上述愿景,青普首先在全国各地选址,设计建造一批文化行馆,目标是五年内达到百家的规模。
今年,这一计划同时在腾冲、丽江、杭州、扬州、漳州落地。其中,位于漳州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的青普土楼行馆,是主推产品。项目选址于土楼景区内商业化程度较低的一处山谷,包含三座清末方形土楼,一座小型民国独栋土楼和一座民国风格三层青砖楼,其中,稻孙楼有180年的历史。
“塔下被誉为‘太极水乡’,是中国土楼建筑保持最为完整的传统村落,距离著名的‘四菜一汤’土楼群仅半小时车程,同时又能提供更加私密的度假空间。这里可以体验到客家人在迁徙中扎根异境,把他乡改造成故乡的精神,感受客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张少良认为,塔下符合山水人文与自然景观俱佳的要求。
张少良表示,土楼改造的难点在于,如何介入已有的结构体系和社会体系,并将其带入当下生活,“无论是活在当下,还是沿承传统,都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工程队在一处倒塌的土楼空间上,依循古法原址重建了一座仿古土楼。他们请来了年迈的土楼营造师,光是夯墙用的土,就要利用自然气温条件,经过一到三个月的发酵过程。而修复过程中使用的砖石、瓦片等,也大多来自本地收集来的旧物料。
“我们力图保持原有村落场地及土楼建筑内部空间,在尊重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让现代人可以舒适地居住在几百年的建筑中。”南靖行馆项目经理殷欢欢表示。青普土楼的改造提供了这样的样本:在室内硬装方面,保留原建筑木梁顶面、土坯质感墙体和木地板、方砖等元素,以体现古朴韵味,同时结合实木、布艺、藤编、原木、亚克力、金属等现代材质,形成材质的撞击融合。为满足都市生活需求,每一个房间都安装了除湿与地暖系统。而土楼民宿最为人诟病的隔音差的问题,也通过在墙体与楼层隔板中加装隔音棉予以解决。
最大程度复原客家人的生活场景,是青普团队的另一原则。
在场地设计中,他们尽量保留客家人的生活元素,重视与村落自然环境的协调,尽可能保留周边道路、河流以及街巷空间格局。同时,土楼行馆保留了大量的公共空间,与客房的面积比例达到1∶1。“高端人群在休闲度假中,同时有社交和构建圈子的需求,我们的公共空间将被打造成烹饪教室、陶艺教室、瑜伽教室、书吧、茶艺室等功能分区。”张少良说。
构建人文度假生态链
在青普人文度假产品体系中,住宿仅仅是一个方面。
基于文化行馆而衍生出文化体验项目,构建人文度假生态链,才是核心。由文化专员挖掘在地文化资源,并聘请各个领域内的专家组建文化导师团队,共同开发文化课程、文化体验游、文创产品等产品与服务。
以南靖土楼项目为例,当前其文化导师库规模已达十余人,他们中有客家大厨张敏松、土楼营造师张羡尧、漳浦剪纸传承人张峥嵘、克拉克瓷与东溪窑传承人林俊的团队、熟悉土楼村落历史的老人……其中,张羡尧长期从事土楼文化研究,深谙土楼历史与营造工艺,他所著的《土楼旧事》在当地小有名气。按照计划,青普最终将在全国构建超过5000人的文化导师资源库。
“未来,文化行馆的住客,可以随时与文化导师交流互动,甚至利用我们提供的材料与工具,体验夯土墙、制作客家美食等传统工艺,并在这样的场景中,实现社交。”张少良表示,漫步土楼、客家擂茶、客家柑橘茶、漳窑——陶瓷手作等文化课程与体验项目,已经在设计当中。
作为重要合作伙伴,文化导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导师可以通过文化行馆实现在地文化的推介,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为他们的产品找到更多销售渠道,消费者通过二维码扫描即可实现购买。”张少良说,青普与文化导师们的合作方式不一而足,包括固定薪酬、销售分账等多元方式。
事实上,构建文创产品的线上线下商业圈,早在青普的规划之内。除了本土文化导师资源,目前,青普还与文化产业链上的企业展开合作,并搭建艺术创意社群,向全社会征集艺术作品,聚合当代艺术家资源,联合进行IP开发与运营。目前,青普团队刚刚拿到了青年艺术家张哲溢的作品《苦龙图》的数码版画授权,并计划将其融入土楼的软装中。(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游雪慧/文 谢威/图)
记者手记>>>
资本玩转民宿,应有更多考量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但凡资本狂热追逐某一行业,必需审慎对待,这是一场烧钱游戏,还是资本与新兴业态的有益互动?因此,当房地产商、OTA运营商和旅游内容生产者等纷纷裹挟各路资本入局,业内的观点莫衷一是。
实际上,强资本进场,确实能够给民宿业带来新的玩法。众所周知,民宿行业本身就具有重资产属性,而其在产品开发与运营方面,都需要强调的团队与专业能力作为后盾。显然,当民宿走向产业化与规模化,光靠情怀驱动,已远远不够。强大的资本实力与专业的企业化运作,作为有益的补充,必不可少。这也是营造健康的民宿生态的要求。
但这并不意味着热钱可以不加节制地涌入,投资者需要有更多的前期考量。一个业内共识是,民宿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不完全遵循规模经济的逻辑。真正打动人心的民宿产品,必然是有个性、有文化、有温度的,而不是传统酒店流水线式的标准产品。这也正是为什么台湾精品民宿在广受认同。但资本的最终目标,不外乎追求规模化与更大的市场份额。如何处理好规模化、标准化与个性化、在地化之间看似矛盾的关系,是青普们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经济效益之外,资本方还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尊重当地传统与空间尺度、如何协调好与原住民的利益关系、如何与政府进行有效的互动等社会效益层面的议题。早前云南民宿业因洱海整治而备受打击,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