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南园宾馆总经理樊荣2024年中国饭店数字化运营专题会上的讲话

创建时间:2024-09-13         

字号:【默认超大

编者按:2024年8月28日,“2024年中国饭店数字化运营专题会”在苏州南园宾馆顺利召开。中国饭店数字化运营专题会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与携程共同发起、主办,多年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前沿的行业视角。当前正值全球经济复苏关键之时,也是以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之际,更是中国文旅市场迎来新发展机遇的关键时刻。此次专题会聚焦中国饭店线上运营关键词,以“数字化发展如何助力行业降本增效,激发行业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议题,探讨、解决饭店行业数字化发展困境,为行业发展注入智力动能。以下是苏州南园宾馆总经理樊荣在2024年中国饭店数字化运营专题会上的讲话:


樊荣-数字化0906.jpg

樊荣 苏州南园宾馆总经理


秘书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是苏州南园宾馆的樊荣。首先非常欢迎大家在会议期间下塌到南园来。刚刚说了南园的历史最早可以说到1929年,1952年我们正式成为苏州第一代国宾馆。1952年到今天这一段时间的过程当中,南园经历了三个阶段,围绕三次大的定位。

第一个,在2006年左右开始建五星。当时主要客户群体是做高端商务。围绕着高端商务我们有了第一次市场化的转型,如何从国宾馆转成市场化做高端商务这样一个工作,应该讲走到今天,虽然路上比较辛苦,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变化。

第二个,2010年左右,因为世博会我们开始做旅游度假。围绕着旅游度假的时候发现,我们还是要做品牌的焕新,所以做了第二次定位当中的第二个动作。

最近这几年围绕着做江南生活方式,围绕着这个主题最近4-5年一直在各个行业专家的支持之下,我们完成了组织数字化的转型。

这几年在数字化方面也不断地在研究。这次也希望各位专家到南园来,再给我们提一些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下一步更好的发展再做一些帮助。

我们从2019年以后其实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个挑战是来自于客户群体在发生变化,第二个挑战是酒店行业在发生变化。2019年以前,我们传统的认为把服务做好就可以了,但是历经三年以后,各行各业,包括酒店的自身对于酒店本身的盈利能力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我们面对这样的诉求以及内部管理需要提升的方向也做了一些调研,当时去了苏州本土的一些酒店集团,比如书香酒店集团,还有一些中小酒店集团,跟他们做了交流。交流的主要目的就是做一次深度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因为他们肯定做的比我们领先,一家店跟10家店以及100家店或者50家店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当时我们访谈主要聚焦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是从第一个阶段如何向数字化或者数智化的阶段去跨越?到底选择数字化,还是选择数智化?在2019年12月,这一个月都在外面跑。当时得出来的结论,数智化在这个行业里面大同小异,而且客人的感知度都不是很明显,普遍认为需要通过这个手段去降低人工成本。数字化在很多酒店集团已经用的比较成熟了。我们访谈结束以后,大家内部也讨论了一下,我们就想往数字化的方向去发展,也定了一个大的战略,希望五年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当时我也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去了美的,因为我在澳门读书的时候,带我们参观了一下美的,中国数字化实验室在美的,他们从2012年就布局数字化,现在的成功超越来自于数字化的提升。当时我就问他们,您认为数字化对于一个企业最终极的目标或者成功的表现是什么?他们说,可能有很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决策70%来自于数字化。我当时都不太明白,但是带着对于数字化的认识回到酒店,跟我们的同事一起共创。

数字化转型以后,我说数字化肯定是我们酒店5年的地基,我们用最简单的建房子的概念,地基就是数字化。当时我们认知还比较浅显,就是数字化系统。围绕着数字化系统搭了四个体系:

第一个体系是服务体系,因为我们认为酒店行业离不开服务,我们需要通过数字化系统把服务中的问题找出来,把数字来衡量对于现在全渠道的服务质量到底怎么样?我看到金陵每年年底都要写一个报告,说全渠道的服务满意度到了多少。我当时就很疑问,他怎么能做到的?说实在的,我们都是关注携程,4.8,还是4.9?全渠道如何去关注的?我们当时提出来第一个想法,就是客人的全渠道满意度要进行调研以及收集,所以做了第一个数字化系统来跟随服务。

第二个是成本管控体系,当时我接手酒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餐饮毛利率的问题,单体店的毛利率确实很低,跟社会餐饮比起来,低的还不是一点半点。很多人选择不去干餐饮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餐饮不挣钱。我就想要数字化管控成本,现在我们还自己做了一个事情,在我们内部十天一盘点,三天就能出GOP报表。我们以前的酒店都是每个月开了一次财务分析会,GOP报表可能到下个月的8号、10号、15号才能出来。我们现在三天就能出来,我自己研究了一个自己的驾驶舱,为什么三天呢?因为周一、周三、周五开会,要拿到这个数字才能决策下一步事情能不能干?这是我们的数字化管控成本。

第三个是人才培养体系,人的问题真的让我很困扰。就是你有位置,无人可用和或者说无人可上。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怎么用数字化系统来衡量他?大专学历有多少?本科有多少?硕士以上的有多少?30岁到40岁有多少?可能对于总经理来讲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250个人,如何把优秀的人筛选出来,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其实都是筛选出来的。我们又做了第三个系统,就是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最后一个是数字化的市场营销体系。我们以前生意有异常,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可能也不是特别清楚为什么不好。有了系统以后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每一个渠道的问题,我也要求市场销售总监每年客户渠道要进行增加,同时要清楚,今天生意好或者不好是在哪一个渠道上发力。

关于服务,全渠道服务满意度提升了3.5%,而且我是每一天都可以及时看到客户的诉求,数字化让我们离客户更近。

关于成本,我们餐饮毛利至少比2019年要高10-15个点。关于人才培养,现在管理层16个人,50%是80后,50%当中还有一半是90后,现在我们已经聚焦00后的培养。关于市场营销,原来只有11个,规模以上渠道只有10个,这几年渠道增加达到12、13个,而且我要求每一年都要有新的渠道增加。

最终结果在2023年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首次突破1个亿,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欣喜的。在大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我们认为是七分系统,三分组织,我们讲自己叫组织数字化的转型,通过数字化的系统,我们有了数字化的思维,锻炼了整个数字化的团队。

现在跟我的团队来问他,特别是中层以上,关于酒店具体经营目标和数字,他非常的清晰。根据数字化,我们又对内部管理做了优化革新,包括绩效考核之类聚焦的事情。最终的结果,我作为总经理来讲,没有什么比团队的成长更让我欣喜,他们的工作内容会非常清晰和明确。如果我想知道酒店的具体状况,围绕四个体系,随时可以在终端上看到。

当然,说实在的还是有一些挑战:第一个挑战,现在数字化系统还是围绕着好几个。我们今天讲的都是成功的,我们也有不成功的,我们接触了用了6-7个数字化系统,现在成熟在用的有五个数字化系统,这五个数字化系统对我个人来讲真的非常烧脑,五个报表都不是同一种语言。在我这里,我就要把它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到我这里,对我的要求就很高了。而且我们现在数字化系统运用已经不是1.0版本。和其他所有数字化的系统都聊过,第一个表扬我们,说我们数字化系统能在每个酒店都用的像南园一样,我们都省心很多,但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就是希望我们从用户端和数字化企业来共创一些新的功能,给酒店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我来讲,我们原来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都是站在这些系统的肩膀上,我们团队比较努力把它运用好了。现在说实在,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我们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一个,如何把这些东西变成统一的语言,统一语言确实有难度,有挑战,每个都不一样,不一样也就意味着后面的工作量不一样。输入的口径,有的是含服务费的,有的是不含税的,有的是不含早的,都不一样,所以对于我们的挑战比较大。第二个,数字化系统,目前国内这些对于酒店服务方面、营销方面都非常成熟,但那都是1.0版本,也就是从无到有,我们现在是从有到优的过程当中,作为我们来讲,别人也认为我们相对比较领先,你如何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者诉求,让这些巨人能进一步成长,对于我们来讲是挑战。

我们在用的过程当中,如果你不提新的诉求,员工团队也会觉得,你三年前就在跟我讲这个,你现在还在跟我讲这个,从管理上就觉得没有新意,所以压力也很大。

我们也想做中台,我也去看过,我个人也一直跟业内很多酒店总经理讲,我说你们要努力,为什么要努力?我说,再这样下去,酒店不要总经理了。我到世博公园的指挥中心去看,有一个大屏,今天有多少个工单,今天离巡更点最近的人在哪里,都看得很清楚。今天那个车停在位置上车牌号码是多少,他坐在这里全看的很清楚。我说,这些就是日常工作的内容。它里面有一个假山80米高,这个假山只要轻轻一动,这里都会报警。里面有好多水池,水位上去了,还是下降了,怎么流动都是他控制的。我说,酒店未来不久可能都能看到每个单店的情况,而且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决策,这是第一个挑战。

第二个方面,我们经历了三次转型以后,下一步大的战略应该怎么走?我们用数字化手段给酒店经营插上了翅膀,但是这个翅膀动力能不能持续用数字化来给我们推进。下一步是不是要选择数智化方向?我们现在又到了做五年规划过程当中,今年6月份以后我们已经在做下一个五年的规划。

我们做了访谈以后,还是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我们选择和浩华在合作,把酒店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目的地过程当中我们有几个抓手。第一个,希望能引入智慧园区的做法。南园68亩,一味的在每个点上都去做一些传统指示牌或者用人工去覆盖,不是说我们做不到,是客人已经不习惯。

我一个同学在乐园做总经理,他最多的时候用2000多个实习生在园区里面,但是用了这么多实习生,到最后收集出来,问他们今天客人问的最多问题是什么?洗手间在哪里,因为这是比较关心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通过终端实现了,所以我们希望在酒店智慧园区方面做一些工作,既然要做目的地,我们就不能仅仅按照酒店的运营方式来运作。

第二个,希望南园宾馆能成为苏州的流量入口。现在苏州有一个流量入口叫“君到苏州”,主要是用作苏州园林、博物馆的预约。我们想在大的旅游目的地当中去切一个,做一定的文化底蕴,做展览方面的,包括小众演出方面的服务基地。我们跟浩华的小程序预计是在十一上线,因为十全街原来有十口井叫十全街的,把这个井字拆开来就是九宫格,每个格子里面都有自己的内容,希望做完以后,客人九宫格可以发朋友圈,我们是围绕着这个方向去做,这个方向未来就是离不开AI算法了。

现在客人到苏州以后去哪里?我问AI,苏州园林酒店最好的是哪一家?未来客人的搜索不一定是在某一个app里面,我问了好几次,他始终没有说我们酒店,我们还不知道Ai的算法是什么,但是我相信未来的算法会越来越多的变成搜索引擎一样。

我们在做组织数字化转型,到今年年底也会说的越来越少,因为这个工作我们已经告一段落。第二个新的方向肯定是围绕着AI,围绕着目的地。为什么要说目的地这个事呢?因为我们酒店毕竟是离不开这个。整体来说,我们的数据还是非常多的,我们有大量的数据沉淀在这边,希望有更多数智化的系统能帮我们把这些内容提炼出来。我们在用这么多数字化系统的时候,现在对于数字化人才挑战也是越来越多。

再说一个方面就是数据安全,2019年以前来看,我们经常会听到其他酒店集团会有类似的内容,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个事情离我好遥远,我根本不会涉及到这些,但是我们现在越来越多数字化系统以后,大量数据内容都沉淀在这个上面,最近使用的数字化系统已经不用这个公司单独的小程序APP,我们是把它嫁接在其他方面。我前天查了一下,我们现在数字化公司已经非常多了,数字化系统猛增,绝大部分是集中在深圳,对于数据安全的要求或者他是怎么做的,我们不太清楚,所以这个压力可能现在还没有看到,但是未来挑战压力是巨大的。

现在有一个其他的平台,就是关于点评方面做了一个动作。不知道他从什么途径筛选出一部分关于点评的评审官出来。这个点评主要是针对差评的,比如今天有个客人对于我们酒店写了一个差评,酒店一定会申诉。申诉完以后,有很多依据就出来了,他一定在算法里面给了一定的比例留给评审官,你认为适不适合展示?比如说51%或者49%不适合展示。

我也是那个点评的评审官,有的时候我看到客人写的内容,根据客户商家写出来的依据,我们会说不适合展示。因为我也是商家,所以更有心理同情的依据。但是我相信他的选择,肯定是根据你过往写点评的一些经历来把它写出来的。

第二个是关于点评,南园从2014年就开始做点评,最高峰的时候有2万条点评,点评做到4.9分。从2014年一直到2018年,这四年确实客人是认点评的,你点评好,我就来,而且我们的价格也可以是很高的。但是特别是从疫情过后,我主动关注了全国4.9分的酒店。普遍的生意都没有以前那么好,甚至说都不是特别好。我判断的依据很简单,就看他的价格。在苏州也会看点评,由高到低,但基本它价格卖的都比较低。它卖的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所有的店一定会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霸榜店,像南园,搜1000块钱左右的园林式酒店,即便到最后你没有选我,但你一定会看到我。我认为南园是属于这一类的。第二类是网红店。以前的4.9分其实也是想霸榜的,但是现在的4.9更多的从霸榜转成了网红店。网红店做什么?做的就是大量营销的推广,他为什么对差评那么在意?就是因为他真正的没有把根扎下去,他一看到点评,觉得客人都是无理取闹的。但是我们有没有反过来看看自己把具体工作做好?我一直跟我们的同事讲,没有一个客人是抱着这种心态来了以后说,我要跟酒店来一个无理取闹,到最后给你写个差评,他本质的出发点一定不是这样的,而且携程的点评是要花钱你才能住的。

我觉得现在的点评分已经在发生变化,因为我跟携程联系比较多,携程今年年初就跟我们讲过了,今年可能重点布局在榜单上面。其他的很多商家可能不清楚,还是始终认为要通过点评来印证我酒店的实力,特别是新开业的,再加上他硬件又比较好,可能就一直在冲4.9,所以负面的声音就比较多一些。

我觉得差评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缺一个公正的平台,如果真正这个事情是有差评,酒店也会正确去面对,特别是在店内的处理。第二个是点评规则发生变化以后,很多商家不是特别清楚,他还始终认为高点评就代表高质量。其实现在,特别是疫情过后,很多消费者对于买单的价格和他酒店的选择,他的渠道越来越多。

我说一下银发市场,这块是我们比较重要的市场,讲三个方面。我接这个酒店的时候是三十几岁,现在白头发也有了,当时一门心思,包括我经营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年轻化,年轻化我的产品,年轻化我的客户群体。突然有一天,我一个同学在丽水,他有一个景区,他说生意不是很好,大家到这里走走。那天是礼拜一,走进去以后发现只有我们几个人,其他一个人都没有。我就突然之间在想,似乎以前想的这个事情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的客户群体如果只靠周末,平时是靠谁?年轻人平时是没有时间的,不是价格的问题。这是我想的第一个事情。

第二个是我最近在写一个论文,最主要的方向是在写关于老字号品牌活化的问题,因为中国有太多的老字号需要去活化。我在找论文的过程当中,有一篇论文的题目大致方向是写关于老字号品牌到底应该创新,还是应该传承的问题。通过所有数据研究出来以后,他给出了一个结论是,某些细分市场需要去创新,某些细分市场需要去传承。像婚宴的产品不创新不行,因为客户群体就是年轻人。但是在某一些,比如银发群体,如果一味的创新,这部分消费者是不接受的,即便用我们专业的眼光或者用年轻人的眼光讲,这个东西很Low或者这个东西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但是我们的客户群体是谁?我觉得很重要。这个涉及到战略的问题。

第三个是关于KOC的问题。我们明确了这个方向,想要做老友,做银发群体以后,我们就找了很多素人,抖音也好,小红书也好,其他的媒体也好,他们更多的都是找一些所谓的网红去带货。现在没有人相信这个东西,你讲的这些跟他的实际体验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联系了一些素人,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有一条视频是专门讲南园,拍的画质和内容都非常普通,但是转发超过2.5万,它是什么样的场景呢?就是银发群体的客人在酒店里拍了一大圈视频,视频号里面有专门用AI一样帮你解说的,可能当时正好激发了AI的算法,就是用AI来解说,所以就大规模的传播。

我想说的是,细分市场,特别是想做这个,那我们的产品能不能为他做到?第二个,仅仅靠我们原来传统的渠道去传播,因为你触碰不到他们,他们每天早上就是要发一个“早上好”的,就是要在这个群里发的,你要给他有内容发,一定会有很多人传播。

第二个大的方面是关于产品以外的软的产品的问题。我们现在有个关于客户服务的系统,我一直很纳闷,我们的客户服务比例很高,100个房间,我们的客户服务比例将近55%,这就是这个群体的属性,就是凡事喜欢打电话,“给我送两双拖鞋”,“给我再送两瓶水”,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想要做这个客户群体,绝对不是说仅仅靠某一点就能打穿的。我们是一系列的动作,所以有的时候也在想,这个客户群体想要做,我们只能塑造一个他喜欢的产品,而不是我们想象的认为的我觉得这个产品是我喜欢的,因为我们毕竟不是这个客户群体。

银发确实是我们比较重要的,去年我们做的比较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周一到周四比较好。因为周末,大家想的是如何把价格调高就行了,五六两天肯定出租率就起来了。

我们目前主要就是在这么几个方面,主要的产品还是达到他们的要求。包括总机,我们当时也很纠结,也找科大给我们做了一个AI,结果被客户投诉。因为我们客户的需求很大,它一会儿转这儿,一会儿转那儿。即便这样,我们总机还是要配人,因为主要客户群体就是他,他就是喜欢打电话。


2024年中国饭店数字化运营专题会08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