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店集团(管理公司)发展报告(2013年度)》解读

创建时间:2014-06-28         

字号:【默认超大

 

2014年6月26-27日,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论坛暨第八届酒店品牌建设国际论坛”在港中旅所属的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论坛以“突破现实困境,构建产业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的300多位饭店集团、饭店、旅游院校及新闻媒体的朋友参加了会议。

 

26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谷慧敏教授为《中国饭店集团(管理公司)发展报告(2013年度)》做了深入解读。

文字实录如下:

谷慧敏:各位来宾、各位代表,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来向各位汇报2013年度饭店集团发展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饭店管理公司(集团)的经营情况,进一步分析盘点中国饭店管理公司(集团)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自2014年1月起开展了2013年度中国主要饭店管理公司(集团)经营情况统计工作。此次调查沿袭自愿原则,各管理公司积极配合,在要求时间内提供了相关数据,使调查取得了良好效果。2013年度参与调查的44家集团,在中国境内开展饭店管理业务的饭店管理公司(集团),含本土饭店管理公司(集团)、在中国境内开展饭店管理业务的国际饭店管理公司(集团)。统计主要针对饭店管理公司(集团)在中国境内以委托管理、特许经营、投资兼管理、租赁兼管理等方式管理的饭店,不含顾问式管理及咨询管理的饭店,不含拥有饭店产权但委托其他企业管理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品牌”的饭店。部分集团规模数量尽管较高但未提供数据者不在本统计之列。

在60强的基础之上,我们选取了参与调查提供较为详细数据的44家集团,按拼音顺序排列:北京东方嘉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宾友谊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首都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伦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贝斯特韦斯特(北京)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城市名人酒店集团、福建中旅饭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广东白天鹅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碧桂园凤凰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广州岭南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海航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中州国际集团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和一酒店连锁有限公司、湖南华天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华住酒店集团、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凯莱国际酒店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开元酒店集团、凯悦国际酒店集团、康年国际酒店集团、雷迪森旅业集团有限公司、绿地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明宇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山东蓝海酒店集团、山东银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旅游饭店管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衡山集团饭店管理公司、深航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世纪金源酒店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国大酒店经营有限公司、四川锦江旅游饭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岷山集团有限公司、速伯艾特(北京)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管理有限公司、维也纳酒店集团、厦门建发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阳光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远洲酒店集团、粤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南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世贸君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1.规模现状


2013年度参与统计的44家饭店集团,共管理饭店6377家,客房1039855间(均含筹建项目),平均每家饭店集团管理饭店148家、客房23633间。其中:

饭店数量排名前5位的集团分别是:华住酒店、锦江国际、速伯艾特、维也纳酒店集团和山东银座,其饭店数量均超过180家;客房数量排名前5位的集团分别是:华住酒店、锦江国际、速伯艾特、浙江开元(开元酒店)和维也纳酒店集团,其饭店客房数量均已超过4万间。

多数集团在2013年实现了规模上的增长。2013年,参与统计集团的成员饭店数均值较2012年增加了54家,成员饭店的客房数均值增加了4275间,增长率分别为57%和22%。但从2012年和2013年均参与统计的30家旅游饭店集团来看,其2013年平均客房数和平均饭店数较2012年增长率为8.8%和9.6%,这表明旅游饭店管理集团的规模扩张速度相对较缓。此外,从2011至2013年连续参加统计的27家旅游饭店集团来看,2012年、2013年平均拥有客房数增长率分别为8.3%、12.3%,可见旅游饭店管理集团的规模扩张速度有所加快。

自2011至2013年,参与统计的饭店集团平均拥有客房数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6.2%、17.1%和22.1%,连续三年超过15%,表明中国市场饭店集团呈现高速扩张态势。2013年度客房规模较2012年增长率最高的五个集团分别是四川锦江(38.9%)、山东银座(29.9%)、山东蓝海(26.2%)、上海衡山(25.9%)和河南中州(17.5%)。

根据刚才的规模,对各集团在客房数量增长率做了排序,如果我们把增长率和GDP做一个对比的话,跑赢GDP的企业包括绿地、四川锦江、山东银座、山东蓝海、上海衡山等,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传统的酒店集团在目前的外部环境不理想之下,也出现一些相应企业的负面变化。

根据2009年至2012年的统计数据,各年度规模居于前十位的旅游饭店集团的客房数量平均增速分别为18.6%、21.7%和13.5%,同时期,国际集团客房数量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4.3%和2.2%,旅游饭店集团规模增长率明显高于国际集团。

从规模的绝对值对比来看,根据2013年《Hotels》公布的2012年全球饭店集团规模排名,位于前十位的全球饭店集团拥有饭店总数达到了38308家,平均每家集团拥有客房46.8万间。而同一时期我国排名前十位的旅游饭店集团,拥有饭店4655家,平均每家集团拥有客房6.5万间。


2.产业结构

2.1 产业集中度

2013年客房数量达到2万间以上的饭店集团达到13个,分别是:华住酒店、锦江国际、速伯艾特、浙江开元(开元酒店)、维也纳酒店集团、南京金陵、山东蓝海、首旅酒店、碧桂园凤凰、港中旅酒店、凯悦国际、万达酒店和山东银座。这13个集团总客房数为714013间,占“参与统计饭店集团”客房总数的75.1%,形成了我国饭店集团的第一阵营。

2013年客房数量在1万至2万间之间的饭店集团达到17个,分别是:海航酒店、湖南华天、广州岭南、湖南和一、世贸君澜、河南中州、康年国际、国宾友谊、凯莱国际、雷迪森旅业、粤海国际、绿地国际、贝斯特维斯特、四川锦江、浙江(宁波)南苑、四川明宇和世纪金源,客房总数为236243间,占“参与统计饭店集团”客房总数的24.9%,组成了我国饭店集团的第二阵营。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2013年中国饭店产业CR4为:华住酒店、锦江国际、速伯艾特、浙江开元(开元酒店);4家集团饭店总数为3884家,占44家强饭店总数的60.91%;客房总数为454637间,占44强客房总数的43.72 %。

2013年中国饭店产业CR8为:华住酒店、锦江国际、速伯艾特、浙江开元(开元酒店)、维也纳酒店集团、南京金陵、山东蓝海、首旅酒店;8家集团饭店总数为4493家,占44家强饭店总数的70.46%;客房总数为591363间,占44强客房总数的56.87%。

这些数据接近美国80年代饭店集团化的水平。如果我们再追回到2009年时间节点的时候,我们中国饭店集团化的产业集中度是不到10%。这几年尽管国际环境应该说不是很有利,饭店业在各种各样的外部冲击下,集团化进程发展迅速,表明部形势挑战与集团化这两个指标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外部环境越差的时候,恰恰给集团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数据从美国和中国的数字得到验证。

2.2档次结构

从档次结构来看,归结为:在豪华五星这个市场上仍然是国际主导,但是在一些区域出现了局部的产能过剩;在标准五星及四星这样一个市场上,目前本土品牌占优;三星级酒店成为了发展的凹地;一星二星市场呈现出自然退出状态,这个市场没有任何集团化;经济型品牌比较成熟,已经处在结构升级阶段。除此之外,未纳入我们这次统计的非星级精品酒店也在快速增长。总体上,大多数饭店集团在高星级的市场上都保持相对的稳定,经济型的品牌由于投入小见效快,仍然是主要的市场。与此同时,我们部分饭店开始进入奢华顶级的品牌打造,这一趋势在未来可能有进一步的加强。

2013年,提供有效“档次分布”数据的44家饭店集团共有客房1039855间。其中,四、五星级饭店共有客房555937间,约占总量的53.5%;三星级饭店客房89211间,约占总量的8.5%;经济型饭店客房394707间,约占总量的38.0%。大多数饭店管理集团高星级饭店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经济型品牌由于投入少、见效快,仍然是主要拓展市场,中档饭店的品牌发展洼地局面仍然存在,但各饭店集团的多品牌战略目标已经瞄准这块市场,还需经历市场洗礼。

参与统计饭店集团的成员饭店档次分布较上年有明显丰富的趋势,大部分饭店集团都在不同档次上进一步完善。本土高端品牌目前主要集中在五星级末端和四星级顶部的市场细分,而标准五星级以上的管理市场仍为国际品牌所垄断。2013年国内个别具有实力的集团仍然没有放弃奢华品牌的建设工程(锦江、开元),继续有目的性的尝试这个领域。

2.3空间布局

用十二个字来表示:东面西点、扎堆抱团和随机布局。

东面西点:参与统计的44家饭店集团的成员饭店均基本覆盖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基本实现了全国性布局。大多数集团将华东、华南作为开发重点,华北、东北、西南作为次重点,西北开发力度相对小些。东部、南部地区形成网络布局,在西部地区的成员饭店则以“点”的形式出现,还未对周边区域形成有效辐射或与其他成员饭店布点连串成轴。福建中旅、厦门建发、湖南和一、四川锦江、四川明宇、浙江旅游、石家庄国大以及白天鹅等集团则凸显了地域集中度高的特点,集团发源区域内成员饭店密度相对较大。其他集团的地域扩张特征则较为模糊,中心和点轴布局并存。

扎堆抱团:本土饭店集团把主要精力放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各集团在华东地区的竞争最为激烈,近90.2%的集团都已在华东地区布局,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成员饭店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有的本土品牌在个别城市表现为“扎堆”、“抱团”现象;而西部(包括西南部)城市的布局没有成为规模。

随机布局:许多饭店集团在扩张过程中,由于本土品牌知名度不高,无法和国际品牌抗衡;本土品牌的盈利水平远远低于国际品牌;开发商在承接地产项目之前就已经承诺政府,要建设国际品牌的奢华饭店提高接待能力等等。这些因素造成本土品牌对成员饭店的空间布局战略难以形成规划,加之现在本土品牌看到轻资产的路径较为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投资谨慎,找到项目则“饥不择食”。

2013年与2012年相比,河南中州、湖南华天、南京金陵、山东银座以及首旅酒店等饭店集团新增了在西南地区的饭店分布;凯莱国际、雷迪森旅业和上海衡山等集团新增了在西北区的酒店布局;同时也不乏有饭店集团在2013年撤出了在华北、西北的饭店,如广州岭南、湖南华天、宁波南苑、粤海国际及东方嘉柏等。由此可以看出,本土饭店集团的空间分布更多表现为随机性布局而非战略性布局。与国际品牌布局规划比相差甚远。

2013年本土饭店集团在走向世界的实践中取得了可喜进展,部分本土饭店品牌开始登陆海外市场,但也应注意向国际饭店品牌学习布局规划的先进经验。

3.品牌化

44个集团总共有140个品牌,根据填表情况有独立品牌标识的有139个,这些品牌已经完成商标注册的有122个,这些品牌中有自己品牌旗舰店的酒店有92个,所以我们从这几个数据来看的话,应该说在140和旗舰店的92个。

3.1品牌谱系

2012年以来,参与统计的饭店集团饭店管理公司注意实施多品牌战略,而2013年各集团进一步发展中档市场,集团所拥有的品牌更加丰富。

越来越多的饭店集团热衷于实施多品牌战略,且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比如品牌形象打造、品牌文化树立、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等。在表2-1所罗列的大部分品牌,已经开始经历市场竞争的洗礼,规模和市场美誉度还尚未形成,有的品牌还没有进入实质上的运营阶段,有的尽管具有了第一家使用该商号的饭店,但运营的质量和品牌效果尚未显现,总之,品牌意识在各饭店集团中已经树立,加之2012年开始奢华和高档饭店在公务消费市场的遇冷,会给新上市的中档品牌创造有利的条件。尽管如此,大部分商号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还有一定的路程要走。

3.2品牌档次

2013年,提供有效“档次分布”数据的44家饭店集团共有客房1039855间。其中,四、五星级饭店共有客房555937间,约占总量的53.5%;三星级饭店客房89211间,约占总量的8.5%;经济型饭店客房394707间,约占总量的38.0%。

参与统计饭店集团的成员饭店档次分布较上年有明显丰富的趋势,大部分饭店集团都在不同档次上进一步完善。本土高端品牌目前主要集中在五星级末端和四星级顶部的市场细分,而标准五星级以上的管理市场仍为国际品牌所垄断。2013年国内个别具有实力的集团仍然没有放弃奢华品牌的建设工程(锦江、开元),继续有目的性的尝试这个领域。

3.3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是品牌被消费者感知和识别的程度。一家集团内,使用集团品牌的饭店在全部成员饭店中所占的比例可用“A值”表示,合同有效期在5年及以上的委托管理和特许经营饭店在集团成员饭店中所占比例,可用“B值”表示,A值和B值得高低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指数越高则表明这些饭店集团拥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从本次统计的整体情况来看,提供有效数据的43家集团中,有6307家饭店使用了集团品牌,占集团饭店总数的99%,其中40家集团有80%以上的成员饭店使用了集团品牌。在使用集团品牌的成员饭店中,委托管理年限在5年及以上的饭店总数为2155家,特许经营的饭店总数为1926家,品牌影响力为64%。

锦江国际、开元酒店、凯莱国际、南京金陵、首旅酒店、港中旅酒店、凯悦国际、康年国际、石家庄国大、华住酒店和速伯艾特等饭店集团的A值和B值均较高,反映出上述集团的品牌影响力较高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此外,湖南华天、山东银座、世贸君澜的A值和B值均连续三年实现增长,说明这几家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及其稳定性都在逐步提升。

2013年我国饭店业的品牌化率迅速提高,各饭店集团开始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但与国际品牌相比,各旅游饭店集团在品牌定位、品牌标准、品牌形象、品牌内涵等方面进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品牌特点尚不明显,品牌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近几年的统计情况来看,我国饭店集团的品牌化影响力和渗透力正在逐步提升。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3年,参与调查的集团的相关指均呈现增长趋势。2013年,锦江国际、河南中州、南京金陵、首旅酒店、华住酒店、凯莱国际、凯悦国际、康年国际、速伯艾特、石家庄国大等集团的两个指标值均高于平均水平,说明其品牌建设成效较为明显。

从2009年到2013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在08年第一次收集这个数据的时候,我们品牌的B值只有30%多,也就是说在6年的时间里面,我们由32%上升到64%,数据翻了一倍,从这个成长性来说进步非常之快。

3.4 品牌支撑体系

第一.集团投融资能力

未来,饭店集团化的扩张除了采用传统的方式外,还将通过“品牌+资本”的方式加速实现。本土集团中,首旅酒店、金陵酒店、湖南华天、岭南(东方宾馆)为境内上市公司,港中旅酒店、碧桂园凤凰、粤海国际、华住酒店为境外上市公司,锦江国际在境内外同时上市,开元的REITs在香港上市。另外,锦江国际于2013年发行国债,将16亿人民币的债券资金用于饭店的拓展。由此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本土饭店集团开始采用“品牌+资本”的战略:凭借较强的投融资能力,为本饭店集团实现更加快速地发展。近期首旅对宁波南苑的持股,与国家倡导的政策是一致的,我相信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相信在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方面,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第二,人力资源。

调查数据显示,各集团平均每家成员饭店外派管理团队人数少则3人,多则50人,并且大多集中在主要业务管理岗位。

在提供有效数据的38家饭店集团中,有30家集团外派总经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超过了50%,24家集团外派总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超过50%,19家集团外派部门经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超过50%;在饭店专业教育和培训方面,29家集团各级外派管理人员接受过一年以上的饭店专业教育和培训的比例超过70%;外派人员基本都具有至少3年的行业从业经验,较2012年同期减少2年,可见饭店管理人员在目前市场上的紧缺程度。有少数集团的外派团队在学历、培训经历和业内工作年限存在不足。

外派周期方面,各饭店集团管理团队的外派时间从半年至5年不等,以2至3年居多。在提供有效数据的32家集团中,仅有17家集团不同层次管理者的外派周期保持一致,由此说明我国饭店集团外派团队的稳定性尚显不足,与管理水平和品牌与业主的关系相关。

2013年大部分饭店集团外派总经理的月均收入从1.2万到4.2万不等,集中在2万至3万元,个别可以达到4万多;外派总监月均收入大多在8千至2.25万元之间,超过2万元的只有碧桂园和万达两家;部门经理则多为5千至1.25万元/月。2013年有近半数集团外派团队的薪酬水平较2012年有所增长,但也不排除有个别集团降低了外派团队的薪酬水平。集团间薪酬差异较大,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二线城市成员饭店较多的集团,管理团队月均收入相对较高。

流失率分析显示:管理级别的高低、平均薪酬的高低与流失率的高低成反比。但从表2-8中反映出总经理流失率的增长率较小,总监和经理流失率的增长率较大,饭店集团对饭店中层的性价比还是看好的。

第三,管理信息系统。

2013年是互联网行业三足鼎立的年代,以BAT为代表的网络平台运营商,开始与饭店业进行供需关系的合作,使饭店业开始萌生互联网思维模式,通过互联网来聚集粉丝、解决痛点、整合产品、提升口碑等,针对80、90后即将成为消费中坚力量提前做足准备。饭店业管理模式、分销模式等质的变革,信息技术优势都将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就应用主体来而言,饭店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

一是以饭店管理信息系统(PMS)为代表的饭店信息化。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集团成员饭店都使用第三方软件品牌,首先,西软的应用率最高(应用率36.6%),其次,Opera(应用率24.4%)、中软(应用率14.6%)、用友(应用率12.2%)等其他品牌也都被广泛应用;另外,还有少数集团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开发饭店管理信息系统(PMS)。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个别本土饭店管理公司在自主开发饭店管理系统(PMS)的基础上,引入“云”概念形成B/S架构,将PMS数据集约化,形成集团层面的“云端”控制,将信息连动;饭店可直接通过IE浏览器直接下载饭店管理系统,解决以往饭店管理系统在每个饭店部署大型设备的投入。

二是以预订系统和中央采购系统为代表的饭店集团信息化。主要为实现整个集团内部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统一标准、统一流程,集中管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41个提供数据的集团中,有31家集团正在使用自主预订系统;31家集团拥有中央采购系统。中央预订系统给企业带来的收入比例大不相同,有的集团高达100%,有的则为0,这一点远远略于国际饭店集团。在构建专业化管理信息系统方面,锦江、开元、港中旅、首旅酒店等集团建设和发展理念与国际集团较为接近。

三是饭店集团的PMS与在线旅游代理商的合作愈加紧密。据报道,洲际集团中央预定系统已经与携程旅行网进行直接对接,开元中央预定系统也正在与携程旅行网开展对接工作,艺龙正在寻求与饭店集团中央预定系统对接的机会等等。这些都将在集团对饭店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规划下才可以实现,实现其对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渠道的访问量,减少人工操作,信息实时送达供需双方,对外宣传口径一致。这种合作的开始,使更多饭店管理集团在互联网平台找到了机会,阿里巴巴和金陵集团的合作始于2014年,金陵将利用支付宝的平台成就先住店后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必将吸引更多的80后、90后市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酒店的价格体系相对较为固化,不像航空公司灵活,如果要想让这样一种模式得到较大的发展,需要饭店集团和单体饭店在收益管理上进行创新,构建未来的内网和外网的融合。

4. 成长性

4.1 规模成长性

201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高端消费的骤减,使部分饭店出现生存危机,有的已经难以为继,导致高端饭店的增量呈现减少态势。因此,饭店集团通过合同获取规模的传统模式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品牌+资本”的双轮驱动作用在未来的规模扩展中应占据主导地位,“带资产”和“轻资产”在饭店集团中的比例应是重点研究的课题。

4.2发展稳定性

管理的稳定性与管理合同的期限密切相关,35个采用了委托管理方式的集团中,委托管理年限为5年(含)~10年的饭店数量最多,有1637家,所占比例为69.8%;管理年限为10年(含)以上的次之,饭店数为518家,所占比例为22.1%;管理年限为3年(含)~5年的饭店有137家,所占比例5.8%;管理年限3年以下的饭店有52家,所占比例为2.2%。

与2012年相比,2013年委托管理合同年限为5年(含)以上的中长期委托管理饭店所占比例由75.2%提升至91.1%,并且,自2009年以来,年限为5年(含)以上的中长期委托管理饭店所占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委托管理年限低于5年的饭店所占比重总体呈现出下降态势。

由此说明:饭店集团的拓展质量正在迅速上升,与业主的合作关系亦呈现出逐渐稳定的状态。

4.3管理控制权

业主对饭店管理公司的不当干预,一直是普遍困扰着行业的问题之一。在提供有效数据的30家集团中,多数集团都会面临此类问题。

另外,管理费的收取是饭店集团面对的又一挑战。在提供有效数据的30家集团中,有26家集团反映管理费正常收取率为80%或以上,其中6家集团实现100%管理费收取,与2012年的酒店数量持平;同时,还有16家饭店集团存在对部分成员饭店难以收到管理费的情况,比2012年多2家。由此看出:管理费收取的整体情况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4 公司治理结构

本次调查共有44家集团提供了管理公司方面的有效数据,绝大部分公司都自认为已经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有50%的饭店集团成立了区域分公司,较去年的37%增加了13%。同时,我们通过表4-4内容发现,85%的集团开通了微信和微博平台,85%的集团建立了常客计划,100%的集团拥有独立的官方网站,38.6%的集团对高管实行期权式奖励机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员工持股计划会对现有国有饭店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影响。总之,这些指标较去年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我国饭店集团,在向市场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公司体系迈进。

5. 经营数据

2013年参与统计饭店集团的经营特征概括如下:

第一,成员饭店经营业绩总体表现欠佳。最为明显的是经营毛利率保持了2010年以来的下滑趋势,到了2013年,下滑趋势进一步恶化。

第二,2013年人力成本较2012年有了明显的上升,但市场营销推广支出、能源支出以及行政支出的比例呈现出总体下降,由此说明劳动力成本的压力仍在持续。

第三,大部分饭店集团反映出总收入低于2012年,但集团成员饭店的客房收入比渐有上升的趋势,而餐饮收入比在2013年表现出下降的态势。

第四,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成本的压力继续加大。

6.结论

44家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饭店集团在2013年度的业务活动集中体现出以下特点:

2013年是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饭店管理集团在新的市场格局中,“三分天下”(旅游饭店管理集团、国际品牌饭店管理集团、经济型饭店集团)的态势更加明显。

1、旅游饭店集团营业收入下降较大,经济型饭店的营业收入不降反升。人力成本、能耗费用居高不下的压力仍在持续,旅游饭店集团成员饭店由于经营收入下滑,导致经营毛利率低于2012年水平;国际品牌饭店集团由于各项成本、费用的上涨不得不重新考虑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经济型饭店同样存在人力成本、能耗费用的上行压力,但租金上涨是经济型饭店的“痛点”,2013年租赁经营的数量占比逐渐减少。三个“阵营”的市场营销及行政等支出比例均有所下降。

2、整体上呈规模快速扩张趋势,但旅游饭店集团规模扩张速度相对较缓;产业集中度继续提升,集团间的规模对比依然呈两级分化趋势;旅游饭店集团的国内规模扩张速度继续高于国际饭店集团的全球规模扩张速度,但在成员饭店和客房的绝对数量上,与国际品牌管理集团的差距并未缩小;经济型饭店实现从租赁经营向特许经营的华丽转身。

3、在品牌结构方面,2013年旅游饭店集团的多品牌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发展,高档(四、五星级)饭店占客房总数的半壁江山,其中部分集团虽然开始布局豪华市场但仍处于建设过程中,未见明显效果;中档饭店的集约化程度和品牌建设略有起色,但需经历市场考验;本土经济型饭店集团在市场上呈现出绝对优势。国际品牌饭店集团在国内不断丰富品牌谱系,但在三、四线城市的扩张面临挑战。

4、在品牌支撑方面,由于2013年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旅游饭店集团开始注重支撑平台(如中央预定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的搭建,但仍处在初级阶段,这些支撑平台的贡献率还有待提高,需向国际品牌饭店集团和经济型饭店集团借鉴和学习。

5、在空间“布局”方面,各饭店集团虽然在布局上有意向非总部所在地的城市进行扩张,但总体规划受多方因素的影响,难以执行或实现,最终仍然体现出布局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较2012年未见明显变化。

6、各集团规模成长性普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中档饭店显现出明显的向好趋势;品牌管理的稳定性,普遍好于往年,管理费收取较为顺利;对于企业管理制度,大部分旅游饭店集团正在由传统向现代缓慢过渡,远不及国际品牌集团和经济型品牌集团。

综上,中国饭店集团在2013年的运行中呈现出快速扩张、市场分化以及收入下行压力较大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