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姜娅在“2022年饭店﹒资产﹒价值—中国饭店业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创建时间:2022-08-05         

字号:【默认超大

编者按:

2022年7月28日,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联合美团共同主办的“2022年饭店.资产.价值-中国饭店业发展研讨会”在沈阳香格里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酒店集团、咨询公司、产业基金、行业协会和平台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就疫情之下酒店行业面临的困境,投融管退各个环节随之而来的变化以及中国酒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此次参会企业类型来看,本次会议涵盖了央企、国企、私企等不同性质的头部综合性地产集团,酒店类上市公司,酒店行业顶尖咨询机构,投资机构和行业协会,能够从不同视角阐述行业现状、研判未来趋势。这批企业的决策者既顺应大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大势,他们的所管所想或许对处于困惑期的中国酒店行业更具指导作用,以下为会议实录:

1.jpg

姜娅 中信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


而对于酒店投资业主而言,由于地产配套、地方发展等各种原因沉淀的酒店资产较多,本身行业的供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疫情背景下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作为金融机构在为企业设计各种金融产品提供支持时,会发现最大的矛盾和难点在于整个行业的资产收益率过低,导致很多金融工具看上去并不“划算”。但如果我们看国外酒店集团的发展模式,上市平台是酒管公司,但集团设有酒店资产运营平台,在资产交易中能够获得额外收益,同时通过优质物业的运作和置换,对酒店品牌本身又产生反哺效应。

我觉得不用担心资本市场不给机会,投资人其实很简单,主要看投资回报,对投资回报也不会特别激进,而且资金来源也很多元,不同资金来源要求的收益率和投资理念都是有差异的,只要有合适的价格总能匹配得上。从这一点来说,其实酒店行业并不是一片悲观,而是存在结构性的机会。

资本市场上为什么给到有限服务酒店高估值,因为现在集中度还不高,头部品牌加起来酒店数量也就2万多家,从需求角度可能是几十万家,所以可以看更长的时间,规模、品牌矩阵都会越来越大越齐全。

费品类恢复得很快,与疫情前相比有15%的增长,但是对于外出就餐、酒店、赌场这一类的,如果从量的角度,与疫情前相比还是有10%—15%的缺口。海外投资人探讨比较多的是疫情是不是彻底改变了大家的习惯问题?再进一步看细分数据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总出行次数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甚至比疫情之前还要略高一点,但是大量集中在1.5英里之内的距离,其实跟我们现在呈现出来的结构是一致的,现在整个国内短途化出行是强化的。欧洲人年平均出行次数11次,美国是大概6、7次左右。我们现在统计数据来看,疫情前国内在3.5次左右,相对不是那么成熟的阶段。但趋势是明显的,短途休闲化,到酒店来看也会发现,城市周边特色度假型酒店基本上都是爆满,这是需要关注的消费习惯带来的趋势改变。

从高星级这一块来说,我们可能更多是从投资端来思考,与各位角度不太一样,可能会更关注酒店的产品有没有抓住结构性趋势:一个是高端人群年轻化,还有就是区域短途化。要围绕这些人群或者是一线旅游目的地,提供体验性产品;还有一个就是提价能力,其实现在大家价格接受能力是有的,尤其是高端这部分。我们的人口结构中,高收入群体目前2800万,到2035年这部分人也会提到4000万左右,这部分人群对高品质的酒店有很大的支撑。现在高端酒店,如果按照原本定义看,数量肯定是过剩的,但是有效供给还是不足。我们可能没有办法给大家解决整个行业目前所处的周期问题,但总体觉得结构性机会还是存在,值得从消费者需求端去挖掘。

估值上,酒店资产在股票市场上,因为相对重资产比较“吃亏”,股东更加追求的是企业的成长性、回报和现金流。但我们相信未来有更多的投资类型的机构变得更加成熟,针对酒店资产的价值评估和运营也会更加有利。目前像华住、锦江等上市企业对应明年PE估值都是在30倍以上,海外的像万豪集团,EV/EBITDA中值在15倍左右,PE基本在20-25倍以上。

空镜.jpg